2015 旅遊 關西

京都八日 – 第七日 – 慈照寺(銀閣寺)

dsc2533 1 陳米拉愛旅遊、愛拍照也愛碎碎唸 2025-10-28

比起眾多旅遊團必定到訪的鹿苑寺(金閣寺)來說,銀閣寺更莫名的吸引我,或許就是我那不成熟的小男孩個性使然,讓我從以前就對大多人熱愛的地方不大會有興趣,包含美女也是。

銀閣寺從上次與喬安到訪時就曾規劃到此一遊,只是上次連大阪與神戶都有安排,放在京都的時間僅有三天,因此京都東北方的景點我們都沒到訪。而這次與陳媽媽來到這就補足我上次的遺憾,可以悠閒地在此散步著。

銀閣寺

銀閣寺位居京都偏東北方,仍在京都巴士一日券範圍之內,且並非如同嵐山那樣須搭車半小時以上,因此搭乘巴士仍是我們的首選。此外正巧可以從銀閣寺順著哲學之道走訪南禪寺與平安神宮,因此一早我們便前往銀閣寺開始今天愉快的旅程。

%e9%8a%80%e9%96%a3%e5%af%ba

交通

搭乘京都市巴士到銀閣寺的車輛相當多,5,17,32,100,102,203,204,而從河原町丸太町出發的選擇則不會太多

  • 17,204(河原町丸太町)→ 17,204(銀閣寺道)

我與陳媽媽搭乘的是 204 號車,但今天不知怎麼的就算是悠閒出門,卻到了「銀閣寺」下車後發現我的 4G wifi 沒帶出門,幸好今天路線超簡單,且已經隨身帶著京都巴士圖,否則我想我應該需要再回到民宿一趟。

下車後走沒幾步就可以看到「哲學之道」的指示牌。只是目前還沒要走這,因此繼續往前走

_dsc2519

銀閣寺町。早上八點多開門的店家好少。這條小街道就算到了中午時刻的路人也不多,但也不至於到很冷清

_dsc2521

日本寺廟前會有這樣的境內圖,且都是類似的風格,相當清楚

_dsc2522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走出來了,似乎有不少是學生。當然也有外國遊客

_dsc2523

銀閣寺屬於臨濟宗相國寺派(與金閣寺一起作為相國寺的護法寺),是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寺院,山號東山,由室町幕府第8代将軍足利義政建於1482年,正式名稱為慈照寺。

「足利義政」在寺院內建了一座觀音殿,又稱作銀閣,所以包含觀音殿在內的全體寺院俗稱「銀閣寺」。據說當初銀閣寺計畫使用銀箔裝飾觀音殿但是創建人「足利義政」在建築途中去世,也有人說是當時幕府財政出了問題,雖有眾多說法但沒有人知道真情。

_dsc2524

【銀閣寺垣】,也可將此視為參道

_dsc2525 _dsc2526

入園處購入門票,每人 500 円。這是我目前看過最有意思的門票,連同護身符都做好給你了

_dsc2527

「銀閣寺」腹地不大,在寺廟中算是小巧,但庭園造景卻不馬虎,完全展現枯山水庭園之美

_dsc2529

「銀閣寺」庭園可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區域。山上是以白石舖成的枯山水庭園,山下則是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景觀。順著庭園間的小徑到後山,可欣賞到園匠用心栽培的花木,還有閃爍在陽光下的苔園,還可以一覽整個銀閣寺的全景。

_dsc2531 _dsc2532

【觀音殿】又稱「銀閣」,為2層閣樓。第1層是「心空殿」,為書院造。第2層是「潮音閣」,安置著觀世音菩薩像。「觀音殿」屋頂上放有朝向東方的鳳凰,據說是為了保護放在「觀音殿」裡的觀世音菩薩。可惜鏡頭沒法拉太近,無法看出與「平等院」的鳳凰差異

_dsc2533 _dsc2534

「足利義政」在1473年把將軍職讓給了其子「足利義尚」後,1482年在東山的月待山麓開始建造東山山莊(東山殿)以作為退休後隱居的住居。這個地方原本有「浄土寺」,但在「應仁之亂」時燒毀。因此到了近代該地保存了左京區浄土寺的地名。

當時「應仁之亂」剛結束,京都的經濟正處於愁雲慘霧之中,但是「足利義政」仍不顧民生凋敝,為了建造東山殿増課臨時税和勞役,自己卻過著欣賞書畫與茶的風流生活。工程一直持續到「足利義政」去世之後,總共花了8年的歲月。「足利義政」沒有等到山莊完成,在開工後的隔年1483年就已經搬進來了。

剛完成的東山殿規模相當大,寺裡有接見場所、常御所等大規模建築。雖然不比「足利義滿」的北山殿(後為鹿苑寺)但還是有相當程度的政治機能。現今的「銀閣寺」已不復當初「東山殿」的規模,僅存「銀閣」和「東求堂」。

足利義政」在1490年去世之後依照其遺言把「東山殿」禪改為寺院,並以足利義政的法號慈照院喜山道慶命名慈照院」,也成了「相國寺」的末寺。

_dsc2535

【方丈】為本殿。據說建造於江戶時代初期寛永年間。除了安置著正尊釋迦牟尼佛以外也寶存了江戶時代畫家「與謝蕪村」和「池大雅」的共同作品的繪圖。據說也有「足利義政」與其妻子「日野富子」的牌位。

_dsc2536  _dsc2538 _dsc2539

【銀沙灘及向月台】庭園西北邊的角落有高約60公分的銀沙灘。灘意味著大海,傳說是模仿中國的西湖。銀沙灘西南邊有高約180公分的向月台。銀沙灘所用的沙是將花崗岩打碎而製造的京都特産的白川沙,比起一般的沙,光的反射率很高。

日本建築都是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所以許多寺院或是民宅的庭院都會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以採光的白沙。銀閣寺庭園的銀沙灘不只是外觀漂亮也可以把太陽與月亮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

_dsc2540

【東求殿】座落於池子北邊的「持佛堂」,當時是佛堂和茶室。因為「東求殿」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建築,所以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的寶貴遺產。裡面安置著剃髪的義政公木像。傳說「東求」這個名稱是「足利義政」由「相國寺」住持準備的名子當中挑選的。

_dsc2542 _dsc2543  _dsc2545

【洗月泉】庭園山水之極,其幽靜與山林氛圍堪稱一絕。在銀閣寺腹地之內能有如此美景,讓不少遊客駐足於此,也在洗月泉的池中投入不少硬幣許願。

_dsc2546

京都許多地方的造景都採迴廊式庭園,因此就算已經走了一段路,一回頭仍可看見建物

_dsc2547 _dsc2548 _dsc2549

【茶之井】據說足利義政常使用這裡的水泡茶。因為茶之井的水質很好,直到現在還繼續用於茶會

_dsc2550

【漱蘚亭跡】與多遊客不知道右方那堆石頭原來是漱蘚亭崩壞後所遺留的

_dsc2551

沿著山道可以走到半山腰,則可俯視整個銀閣寺與遠方銀閣寺接到的一般民家

_dsc2552 _dsc2553 _dsc2554

順著山道行走則可走回「觀音殿」旁

_dsc2555

走回「觀音殿」後我與陳媽媽就離開「銀閣寺」,兩人邊走邊說著這確實值得在次到訪。陳媽媽說比起「金閣寺」她更喜歡這

慈照寺(銀閣寺):文青散步或沉思的好地點,除了建物雅致外,庭院造景更是一絕,不枉這次將它列為必訪景點

下一日:最終日 – 京都市立植物園